《川江》是作曲家杨宝智在中国西南的四川盆地生活几十年间,用《川江船夫号子》和四川的戏曲作为音乐素材写就的一部协奏曲。全曲共两个乐章。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。在前奏中清风、浊浪、晨雾、霞光背景下出现稍慢的呈示部主部主题,充满憧憬和希望;主题在行板上的变奏,以《平水号子》作为固定音型伴奏;“入破”以后的急板,素材是在激流险滩紧张搏斗时使用的《过滩号子》。激流汇入浩浩荡荡的长江、冲破三峡而流入两湖大平原后,进入柔板,就是副部——悲剧的主题。展开部表现的是:“少年流落到巴山,身背纤索走川江;重重山,重重雾,川江千年夜茫茫;洪水冲,暴雨打,出生入死苦难当;声声号子声声泪,长夜漫漫盼曙光。”再现部之后是结束句,逐渐远去的号子声衬托小提琴的泛音音列,犹如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”。随后是间奏。赋格段的主题是副部主题紧缩。第二乐章是活泼的快板,回旋曲式,主部主题生猛,有喜剧性,是川剧“弹戏”过门的音调;第一插部主题悠然自得;第二插部好似一场诙谐的对话;华彩乐段之后,乐队再现第一乐章副部主题;尾声急板,象征着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