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犁河

阿吉亚斯 2020-08-18发行
来自伊犁河畔的呼唤
引路游子眷恋家乡之歌
锡伯族音乐和现代摇滚的完美融合
阿吉亚斯乐队全新EP《伊犁河》震撼上线
用拳拳之心传递锡伯民族的时代旋律


继2020年6月发行第一张EP《贝伦舞曲》后,阿吉亚斯乐队再度强势回归,第二张EP《伊犁河》全新上线。此次专辑承袭阿吉亚斯惯有将传统民族音乐与流行结合的创作理念,收录了《伊犁河》、《这是我可爱的母亲》、《德尔温恰克》三首原创作品,依然保留着锡伯族鲜明浓烈的音乐色彩,全方位展现了摇滚乐的多样性,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属于“阿吉亚斯”的音乐风格。

「以音乐描绘情感,远方即家乡」
如果音乐有记忆,那么锡伯族文化,就是留存于阿吉亚斯乐队生命中最独特的印记,是融入血液里的音乐魂。从歌颂孕育一方锡伯人的蜿蜒婀娜的《伊犁河》到记述承载年少回忆的家乡察布查尔的《这是我可爱的母亲》,每一首阿吉亚斯乐队的作品,都来自锡伯民族的汲养,故土的眷恋,家乡山水的回忆,一草一木的情意,他们以音乐为笔,为所感念的锡伯族热土描绘出更绚丽的色彩。
EP同名主打歌《伊犁河》是一首流行于锡伯族的当代歌曲,由锡伯族学者吴扎拉·亚沙于1978年创作完成,表达出走游子对家乡伊犁河的歌颂和眷恋。阿吉亚斯将这首在锡伯族家喻户晓的歌曲进行重新改编,融合了摇滚乐的精神气质,以流行的音乐形式给这首曾被吴扎拉·亚沙侄子英刚带到海拔6139米的东昆仑山玉珠峰唱响的旋律赋予了新的呈现和表达。值得一提的是,EP封面上锡伯语名称是由主唱华丹的父亲用书法撰写而成,也通过古老的锡伯族语言将锡伯民族的精神传递给子孙,父子二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,以及对吴扎拉·亚沙先生致敬与纪念。
与阿吉亚斯乐队其他描写家乡的作品不同,此次专辑收录的《这是我可爱的母亲》这首作品是首次将目光投射到锡伯族聚居的小城——察布查尔,这也是主唱华丹成长的地方。回溯历史长河,锡伯族人从东北西迁到察布查尔已逾256年之久,他们时刻秉承着西迁精神和民族大义,将生命融于这片新垦的土地,将坚强与热情的性格刻入民族基因。身为锡伯儿女的乐队主唱华丹心怀赤子之心,一直致力于用音乐传播锡伯文化,在创作中融入对故土的眷恋之情。

「锡伯乐器✖️流行音乐,试验古今音乐碰撞」
“德尔温恰克”在锡伯语言中是指由锡伯族民间乐器东布尔演奏出的一种声音。“德尔温”是右手在琴弦上扫弦发出的声音,而“恰克”则是左手在琴弦上制音得来。据主唱华丹讲述,锡伯族人在跳贝伦舞的时候,只要舞者对东布尔琴手说来一段“德尔温恰克”,东布尔琴手就可以信手拈来,锡伯族人就会跟随音乐继续舞蹈。
阿吉亚斯创作《德尔温恰克》这首歌曲时,巧妙的将“德尔温恰克”的节奏律动与人声、东不尔琴、摇滚乐相融合,进行了全新的尝试,加上乐队整体严丝合缝的默契配合,紧密且层层递进的鼓点,清亮悦耳的吉他声与东不尔琴遥相呼应。结尾段节奏有意逐渐加速,将整首作品情绪推向高潮,并在节奏快速变化中戛然而止,令人在速度与热情的追逐中通体酣畅,也将锡伯族音乐激昂热泪的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。


「关于阿吉亚斯乐队」
阿吉亚斯,在锡伯族语言里是“小眼睛”的意思。主唱华诗海尔丹就来自新疆伊犁察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,是个土生土长的锡伯族人。作为乐队的创始人之一,华丹组队的初衷就是想将锡伯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融合,将民族与摇滚结合,而这一想法也得到另一创始人李鑫的支持,并于2013年携手成立了具有锡伯族音乐风格的阿吉亚斯乐队,乐队成员也由来自锡伯族、汉族的年轻音乐人共同组成。他们以锡伯族文化为核心,潜心挖掘和提炼锡伯族民间音乐特点,并将锡伯族乐器东布尔和菲特可纳融合其中,在保留锡伯族音乐色彩的同时,不断加入多元化的尝试,形成了独出一帜的音乐风格。
成立七年之久的阿吉亚斯乐队,凭借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和执着,以及锡伯族的文化传承在音乐的征途中大胆尝试创新,不断刷新自我。在流量为王和音乐快消的今天,阿吉亚斯乐队未曾迷失和随波逐流,他们坚持用锡伯族语言创作和演唱,表达的不仅是对现代锡伯族音乐的理解,更以传递民族文化为己任,带着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,在传统与现代间不停追寻灵魂的声音。
更多>
全部歌曲